个人所得税扣税对照表,税率、扣除标准与计算方法详析
根据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如下:
1.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 税率表:
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20元。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16920元。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为31920元。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52920元。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为85920元。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为181920元。
3. 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 = 月度收入 5000元(起征点) 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 专项附加扣除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例如,如果一个人的月收入为10000元,五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2000元,专项附加扣除为3000元,那么应纳税所得额为:
应纳税所得额 = 10000 5000 2000 3000 = 0元
因此,该月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更多问题,请随时提问。你知道吗?每个月领到工资的时候,是不是总有一笔钱悄悄地溜走了?没错,那就是个人所得税!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揭开个人所得税的神秘面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让你轻松看懂个人所得税扣税对照表。
个人所得税,你了解多少?

说起个人所得税,很多人可能一头雾水。简单来说,就是国家根据你的收入,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取一部分钱,用于国家的公共事业建设。那么,个人所得税扣税对照表又是啥呢?它就像是一张地图,帮你找到自己应该缴纳多少税。
扣税对照表,揭秘个人所得税

1. 起征点:首先,你得知道,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5000元。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月收入低于5000元,那么恭喜你,你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哦!
2. 税率表: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税率表。根据最新的个人所得税扣税对照表,税率分为7个档次,从3%到45%,就像阶梯一样,收入越高,税率越高。
- 3%: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500元的部分;

- 10%: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 20%: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 25%: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 30%: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 35%: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 45%: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80000元的部分。
3. 速算扣除数:别急,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速算扣除数。它就像是一个“减法”,帮你减少应缴纳的税额。比如,如果你月应纳税所得额在1500元至4500元之间,那么速算扣除数是105元。
4. 专项附加扣除:现在,国家还推出了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比如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等,这些都可以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扣除,减轻你的负担。
个人所得税扣税对照表,如何使用?
1.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首先,你需要计算出你的月应纳税所得额。这很简单,只需将你的月收入减去起征点(5000元)和专项附加扣除即可。
2. 查找税率:根据计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在税率表中找到对应的税率。
3. 计算应纳税额:用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税率,再减去速算扣除数,就是你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了。
个人所得税扣税对照表,实用小贴士
1. 关注政策变化:个人所得税政策会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需求的变化而调整,所以我们要时刻关注政策变化。
2. 合理规划收入:通过合理规划收入,比如调整工资结构、增加专项附加扣除等,可以降低个人所得税负担。
3. 依法纳税: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要自觉遵守税收法规,做到诚信纳税。
个人所得税扣税对照表是我们了解个人所得税的重要工具。通过这张表,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税负情况,合理规划收入,享受税收带来的福利。所以,赶快拿出你的扣税对照表,一起学习吧!
本站严格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仅分享已标注来源的公开事实信息,不复制原创内容。若权利人认为内容侵权,请于30日内联系,我们将立即核实并删除。网站邮箱;yuzhibolangzi@gmail.com 通知邮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