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是由各地市人民政府设立的专门受理企业和群众对政府管理和服务的非紧急诉求的公共服务平台。它通过电话、市长信箱、手机短信、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提供服务。其职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咨询:受理企业和群众对政府职能职责、政策规定、办事流程等政务信息的咨询。

2. 投诉:受理对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投诉。

3. 建议:受理对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4. 求助:受理对行政职权范围内非紧急类管理、服务方面提出的求助。

5. 举报:受理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危害公共财产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

12345热线涵盖了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无论是咨询、非紧急求助,还是投诉、举报和意见建议,企业和群众都可以通过拨打12345热线寻求专业解答和帮助。

例如,在铁路26街B区,居民通过拨打12345热线反映道路坑洼破损的问题,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及时响应和修复。此外,江苏12345还与110联动,共同守护民众的安全。

12345热线是政府与民众沟通的重要桥梁,旨在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推进依法行政,创新社会治理,维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说法,说“打过12345的人都废了”,这可真是让人一头雾水。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12345,有事找政府”,这可是咱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它就像一个万能的“救星”,只要遇到什么棘手的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打这个电话。但最近,网上却有人说“打过12345的人都废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咱们得弄清楚,这个说法是从何而来。原来,这主要是因为一些人在拨打12345时,因为种种原因,比如情绪激动、沟通不畅等,导致了一些误会和不满。有些人甚至恶意拨打,骚扰工作人员,这种行为当然是不对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拨打12345的人都会“废了”。事实上,12345作为市长热线,它的存在就是为了帮助市民解决各种问题。只要你是出于正当的理由,合理地使用这个热线,它就会成为你生活中的得力助手。

那么,为什么会有“打过12345的人都废了”这样的说法呢?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1. 恶意拨打:有些人因为个人情绪问题,恶意拨打12345,骚扰工作人员,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浪费了公共资源。

2. 沟通不畅:有时候,因为沟通不畅,市民在拨打12345时,可能会遇到一些误解,导致情绪激动,从而产生一些负面情绪。

3. 问题解决周期长:12345作为市长热线,它需要协调各个部门,解决问题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有些市民可能因为急于求成,对解决问题的速度感到不满。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拨打12345就一定会“废了”。事实上,12345的功能非常强大,它可以帮助你解决各种问题,比如:

- 咨询政策:比如你不知道哪些东西不能一起吃,或者马桶堵了怎么办,都可以拨打12345咨询。

- 举报违法行为:如果你遇到违法行为,也可以通过12345进行举报,工作人员会保密你的隐私,不会泄露出来。

- 反映民生问题:比如小区物业费问题、交通拥堵问题等,都可以通过12345反映。

当然,在使用12345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合理使用:不要恶意拨打,浪费公共资源。

2. 保持冷静:在拨打12345时,保持冷静,理性沟通。

3. 耐心等待:解决问题需要时间,耐心等待,不要急于求成。

12345作为市长热线,它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市民解决各种问题。只要我们合理使用,它就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得力助手。至于“打过12345的人都废了”这样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这个问题。